《〈民俗〉周刊》
《〈民俗〉周刊》 : 早期中国民俗学史上的重要刊物,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编印出版。先以《民间文艺》周刊发行,第十二期以后改刊为《民俗》,编辑人员前后有董作宾、钟敬文、容肇祖、刘万章、杨成志等。从1927年至1943年共发行《民间文艺》12期,《民俗》周刊123期,《民俗》季刊2卷8期,中间因时局及其它原因,曾有数次停顿。《民俗》周刊以“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为宗旨,广泛刊载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信仰资料及有关的研究文章,在推动民俗调查与民俗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周刊先后出版过《新年专号》、《清明专号》、《中秋专号》、《故事专号》等多期专刊。后期的季刊并注意介绍国外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在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众多刊物中,《民俗》周刊独树一帜,为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今日更新
-
旁㐌故事
[2021-05-08]
-
《鰕䱇篇》
[2021-05-08]
-
朱㿥
[2021-05-08]
-
黄
[2021-05-08]
-
完颜
[2021-05-0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