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俗曲

    俗曲 : 也叫“俚曲”。即通俗的歌曲,相当于小曲。本源于民间,后文人起而仿效,视为“时调”。如蒲松龄即以此......

  • 民歌

    民歌 : 民间文学的一类。即民间的短篇诗歌,通常为口头创作与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

  • 时调

    时调 : 即民间时新的曲调,以别于流传已久的传统曲调。又叫“时曲”。在流传过程中,每一时调常有一个兴起、......

  • 小曲

    小曲 : (1)乐曲中的一类。晋代傅玄曾制“小曲”,用以歌舞。《宋史·乐志》则与大曲、曲破并提,盖区别于有许......

  • 散套

    散套 : 即散曲套数。由几个曲子组成,但它独自成套,与剧曲前后有联贯的套数不同。散套可分南曲散套、北曲散......

  • 套数

    套数 : 亦称“套曲”。指剧曲或散曲(小令除外)中,用多种曲调互相联贯、有首有尾,成为一套,套数须有二支以上......

  • 带过曲

    带过曲 : 散曲中小令的一种体式。北曲小令本以一支曲为限,但亦可合用两到三支曲调,但其间的音律须衔接,故名......

  • 泛声

    泛声 : 即“散声”、“和声”。指最初将整齐的诗句配成歌曲时,为了使曲调婉转悦耳,而增添一些虚声。后以实......

  • 和声

    和声 : 指古乐府诗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常用虚声。如“贺贺贺”、“何何何”之类。唐歌曲中有的和声......

  • 虚声

    虚声 : 古乐府诗皆配有曲谱,可以演唱。虚声指每一乐句中有曲无词之处,或称“泛声”、“散声”。......

  • 重头

    重头 : (1)散曲中的一种小令体式。指重复填写同一曲调几遍或几十遍、或百遍,用韵互异,首尾句法全同。或用来......

  • 换头

    换头 : (1)一般指词的下片首句与上片首句句法不同,或称“过变”。有时也指乐曲过拍后另起一头,上下片句法亦......

  • 叶儿

    叶儿 : 即散曲的小令,盛行于元代,因北曲小令体制短小,故名。清代朱彝尊即称所作北曲小令为“叶儿乐府”。......

  • 散曲

    散曲 : 兴盛于元代的诗歌形式。它是在宋、金时代民谣俚曲的音乐基础上,在当时发达的说唱艺术的影响下形成的......

  • 院本

    院本 : 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行院”即当时杂剧艺术的居处。体制与宋杂剧同。是北方杂剧向元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