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释】
1.戍鼓:戍楼上的禁鼓。鼓声一响,宵禁开始,人行即断。边秋:边地的秋夜。一雁声:只有孤雁鸣叫。古人常以雁行喻兄弟,这里说一雁声,是在感物思弟。
2.“露从”句:露是夜夜白,今乱离中人,逢白露节,觉得它是从今夜始白。“月是”句:月是处处明,因心怀故乡,所以认为月是故乡明。
【译】
戍楼上的禁鼓击鸣,
街市上断绝了人行。
边地这萧瑟的秋夜里,
只有孤雁的声声哀鸣。
秋露可是从今夜变得晶莹?
月亮应是故乡处的最明。
我有兄弟亲人,却四处离散,
我有故乡家庭,却无处探询死生。
寄信难达,已引起我多少痛苦,
况且战乱频仍、难以休兵。
【评】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在秦州所作。是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引兵还范阳,九月复率兵攻陷洛阳,山东、河南一带处在战乱中。当时杜甫因关中饥荒,弃官携家小西进,正住在秦州。舍弟:对人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居长,有四个弟弟,名颖、观、丰、占。写诗时只有杜占在身边,其余分散在河南、山东一带。
全诗信手写来,却层次井然,其中以一个“忆”字贯彻全诗,可谓“句句不离‘忆’字”(清人章燮语)。后四句内涵丰富,如近人俞陛云所析:“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闻,四也;欲探消息,唯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诗境汪说》甲编)
今日更新
-
唐诗《夜雨寄北》
[2022-04-23]
-
唐诗《锦瑟》
[2022-04-23]
-
唐诗《无题》
[2022-04-23]
-
唐诗《无题四首其一》
[2022-04-23]
-
唐诗《嫦娥》
[2022-04-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