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什么?
我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杂剧,有宾白、科介(动作),也有曲文,三者结合成为戏剧;二是散曲,没有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是诗体的一种。我们这里说的是后者,即散曲。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句式长短不齐,有一定的格式。小令还包括“带过曲”,它是由同一宫调里习惯连唱的两支或三支曲调组成的,如中吕宫中《十二月》带《尧民歌》,双调中的《雁儿落》带《得胜令》等。
套数,又叫散套或套曲,由独立成套的几个曲子组成,它在形式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必须有两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二是全套无论长短,必须首尾一韵;三是每套作品除了用“带过曲”作结外,大多数情况在结尾处有一个尾声。
曲,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大约是南宋后期在北方逐渐形成的,先是和词分道扬镳,终于后来居上,代之而起,在元代得到蓬勃发展。
今日更新
-
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
[2021-04-04]
-
怎样开创宋词研究的新局面
[2021-04-04]
-
宋词“豪放”、“婉约”两分法的一些思考
[2021-04-04]
-
关于宋词中有没有“豪放”与 “婉约”派问题的争论
[2021-04-04]
-
宋词风格流派研究的历史回顾
[2021-04-0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