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对五七言诗在艺术手法上扬弃了哪些,肯定了哪些
词在古典诗歌里是出现得较晚的一种形式。在它开始流行时,古近体诗、骈体、散文都已实现高度发展,因此它就有可能多方面批判地吸收它们的艺术成就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如:
(1)抒情与写景结合。情景结合,在诗文中也有,并不是词独有的艺术手法,但把这种手法用得最好、最多的却是词。清人李渔《窥词管见》中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即所谓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结合的好词。
(2)比兴、寄托。诗有赋比兴,这是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手法。词这种篇幅短小而格律精整的抒情诗,在比兴手法上也有所发展。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说:“诗有赋、比、兴,而词则比兴多于赋。”纳兰容若说:“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况周颐《蕙风词话》引《饮水词》“填词古体”)
(3)唐诗、宋词、元曲,后者之于前者,在语言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清人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说:“诗语入词,词语入曲,善用之即是出处,袭而愈工。”而宋词之于唐诗,之于元曲,在诗的语言发展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以婉约词人的影响为大。诗贵含蓄,词比诗更含蓄、更曲折。
由上可见,作为一种新型的歌辞形式,词的产生与形式和前此的歌辞形式与诗歌韵文形式的变革演变不无关系。
今日更新
-
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
[2021-04-04]
-
怎样开创宋词研究的新局面
[2021-04-04]
-
宋词“豪放”、“婉约”两分法的一些思考
[2021-04-04]
-
关于宋词中有没有“豪放”与 “婉约”派问题的争论
[2021-04-04]
-
宋词风格流派研究的历史回顾
[2021-04-04]
今日推荐